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牙克石打造中国马铃薯的“黄金芯片”

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牙克石打造中国马铃薯的“黄金芯片”

hyde0223 2025-09-04 装修装饰 2 次浏览 0个评论

日光充沛、黑土肥沃,昼夜温差显著——地处北纬47°至50°之间的内蒙古牙克石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世界公认的马铃薯“黄金种植带”,但真正让这片土地上的马铃薯脱颖而出的还是它的“原初芯片”。

受访者供图

自然与科技双优势孕育产业高地

牙克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日照充足、气候适宜,耕地面积238万亩,土壤以有机质含量高的黑钙土、草甸土为主,土层深厚,透气保墒。这一自然条件极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是发展马铃薯种业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

自然条件只是基础。

据牙克石市农牧局副局长何昆介绍,真正推动牙克石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是科技赋能下的产业升级。

2019年,牙克石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纳入全国十个马铃薯良种繁育奖励县之一,获奖励资金60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同年,内蒙古牙克石马铃薯农业科技园区开始动工建设。

园区规划面积3000亩,总投资4亿元,致力于打造集种薯繁育、仓储、物流、交易、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平台。目前已完成投资2亿元,建成11座仓储库(储能力11万吨)、33个育种温室和1.5万平方米组培研发中心。

茎尖剥离到病毒检测保障种薯健康

在马铃薯科技园区的展示图上,种薯繁育的全过程被分为8个精细步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技闭环。

第一步是选薯催芽,选取表现优良、无病斑、无伤口、芽眼饱满的马铃薯作为基础。随后进行茎尖剥离——这一关键环节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技术人员要选取健康母株的顶芽或侧芽,剥离出仅0.2-0.5毫米的茎尖分生组织。这个只有针尖大小的生长点,将成为培育脱毒种薯的“原初芯片”。

“该部位病毒含量极低,是培育脱毒种薯的起点。”园区技术人员介绍。接下来是组织培养阶段,将茎尖组织接种到含营养基质的培养基中,在22-25摄氏度、光照16-22天的条件下诱导成苗,获得脱毒试管苗。病毒检测是保障种薯质量的核心环节,只有达到无病毒或低病毒携带状态,并符合国家标准,才能开展工厂化繁育。

两家龙头企业引领技术突破

园区内入驻的兴佳薯业和森峰薯业成为科技“突围”的核心力量,两家企业采用不同的技术路径,却共同推动了牙克石种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兴佳薯业采用基质法,通过在蛭石中培养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该公司选用地下矿物质材料蛭石,经过2600度高温分解后使用,形成了高苗床和苗盘离地蛭石繁育模式。

“蛭石法培养出的原种品质更好,便于储存,但成本较高。”兴佳薯业技术人员介绍。该公司年产脱毒马铃薯种苗5000万株,生产原原种(微型薯)约1亿粒。

森峰薯业则选择了气雾栽培法——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提供养分,单株结薯量可达60粒左右,位居全国首位。

“气雾法的优点是产量高、成本低,但不易储存。”森峰薯业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年扩繁马铃薯脱毒苗1000万株,生产原原种5000万粒。

两家企业在品种研发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兴佳薯业研制出的“刘平1号”、“刘平2号”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证。2021年,该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获评自治区“科技小院”称号,成为内蒙古首批科技小院之一。

森峰薯业研发出的“森峰1号”、“满春6号”同样获得农业农村部认证。2021年获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23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入选国家“十四五”马铃薯育种攻关组成员。

这些自主研发的品种为牙克石马铃薯产业提供了核心竞争力,也使牙克石种薯在全国市场上建立了良好声誉。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 马嫣然 摄

从育种到加工形成完整产业链

何昆介绍,牙克石马铃薯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到薯渣循环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

目前,牙克石市已有13家规模化种薯企业,马铃薯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其中种薯播种面积5万亩)。全市现有马铃薯仓储窖175个,仓储能力60万吨以上。有小型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7家,年均加工马铃薯10万吨;马铃薯薯渣制饲料厂1家,年加工处理薯渣15万吨。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增强了产业抗风险能力。

2020年,“牙克石马铃薯”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现已授权5家企业使用。“牙克石种薯”也入选内蒙古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并使用TM标识。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牙克石种薯品种从原来4种增至20多种,因退化轻、产量高、品质好,销往全国多个地区,市场信誉不断提高。

马铃薯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就业。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民能以土地、劳动力入股,分享产业红利。据统计,马铃薯产业为当地6000余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园区内,一个由乡村振兴资金投资598万元建设的玻璃钢智能温室格外引人注目。该项目每年集体分红30万元,直接惠及当地集体经济。

“整个温室5.2亩,安装了83台苗床,共培育了约70万株种苗,能产约180万粒种子。”技术人员介绍,“因为铺了地热,温室使用周期从3月延长到11月,能收获三季,产量能达到500万粒左右。”

马铃薯种植与收获环节为6500人提供就业机会,淀粉加工、薯渣制饲料等衍生产业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产业壮大既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同时也带动了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牙克石已成为内蒙古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马铃薯产业年均实现产值11亿元。

这颗北纬47°的“黄金芯片”,正在黑土地与科技之光的交相辉映中,悄然改变中国马铃薯种业的版图。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牙克石打造中国马铃薯的“黄金芯片”》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