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党委书记张东刚(@人大刚子)被称为小红书上起号最快的博主。截至9月8日17时,它的粉丝已突破了5万人。
关注人大党委书记和学生在小红书互动的,恐怕不仅仅是人大师生,还有其他大学的师生。大家都在这一互动中许下自己的愿望:我的大学领导是否也可以如此?

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他起号的过程:
9月6日下午,@人大刚子 连发两条帖文,都和人大有关,并直接回复了人大学生提出的一些留言。这时候已经有人在猜测这个账号是不是人大党委书记本人;
9月7日上午,人大官方微信号“RUC小浪花”证实@人大刚子 系人大党委书记本人,粉丝数开始大涨;
9月7日下午,张东刚人大校内工作群中表示,其“下场”目的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治理效率,共情共担共创”,并建议,“请每部处长亮明身份、立马下场、及时回复、快速解决(问题)!这样,与我打好配合!”其后,人大各部、处长纷纷回复、处置学生留言的具体诉求;
9月8日下午,@人大刚子 粉丝数已破5万。
从目前运行三天的结果来看,党委书记、职能部门领导、学生三方互动良好,基本上都在一个实事求是的范畴内解决问题。
从党委书记说,他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可能回复每一个诉求,所以@人大刚子 账号直接回复的诉求都非常具体且都和学校自身有关,比如通州校区食堂面点和水果、通州校区与中关村校区通勤、苏州校区教学楼建设、博士生补贴少等非常具体的问题,能迅速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专题研讨,静候佳音。有一说一,没有大包大揽。
从职能部门领导来说,配合好党委书记的工作既是行政伦理,也是自身职责,所以从9月7日下午开始,职能部门领导紧急“下场”,开始在学生诉求下面直接留言并给出处置方式、进程。从他们小红书账号的粉丝、关注来看,很多人的账号要么新开,要么平时也不活跃,基本上不发帖文。


从学生来说,目前所提的问题基本上还是围绕着人大校园内的学习、生活,大多很具体。有些不合适的话题的留言者未必是人大学生。连日来,人大党委书记与学生的“网络互动”与“情感连接”给人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校自豪感与荣誉感,引得普遍赞誉。
人大党委书记“下场”与学生互动的实践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人们期待一个什么样的大学领导?
其实,大家的要求并不高,并不要求大学领导是一个“完人”,更希望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当然,大家对大学领导也有一些期许。这些期许包括但不限于:
充满人文关怀,真的关心学生生活;学校能力有大小条件有好坏,但要展现出真心。
能够快速解决的很干脆,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也不强求,认真研究的态度要在。
既要关心大事,也要注意小情;不能因为“小情”妨碍了“大义”。
能够关注学校声誉,遇到舆情能够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如果不能立即给出调查结果和处置结论的,第一时间给大家通报一下。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概就是大家对大学领导的期许。
这一期许,不难,也难。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言短意长|如何看待人大党委书记“下场”小红书与学生互动这件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