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答界面新闻:食品安全是产出来也是管出来的

国家卫健委答界面新闻:食品安全是产出来也是管出来的

hyde0223 2025-08-30 装修奥秘 2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需要行业和政府共同发力,实现风险源头管控、过程严管。”2025年8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回答界面新闻提问时表示。

界面新闻注意到,国家卫健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拟于近期发布。“新标准与修订前相比,应该说内容调整较大,标准文本从原先的10个章节增加到14个章节,并增加了资料性附录;修订主要从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产业发展、指导监管实践等方面完善了指标设置和管理规定等内容。” 宫国强介绍。

宫国强介绍,在保障消费者健康方面,新标准对原料和生产过程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原料管理方面,针对非纯化的发酵产物原料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了索取此类原料菌株或菌种鉴定、遗传稳定性、安全性等证明材料或报告的要求,并要求企业如果自行生产此类原料时,应建立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使用原料的安全性和功效。

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新标准强调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链条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例如,要求企业开展生产过程验证,从而确保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达到预期效果,并明确企业应根据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及作业区清洁程度验证情况,确定生产环境指标的合理监控频次,以保证生产环境能够持续满足标准要求。

在指导监管实践方面,新标准作为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监管工作提供了更为明确、细化的执法依据,在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方面,与保健食品注册及备案管理要求紧密衔接,增加了保健食品管理的综合效力。

国家卫健委答界面新闻:食品安全是产出来也是管出来的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切实学好、用好标准,特别是要发挥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的作用,对生产各环节及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做好全链条风险管控,确保生产出安全、有效的保健食品。” 宫国强说。

宫国强表示,通过加强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在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做好监督检查,及时督促指导食品企业早发现、早处置风险,进而实现风险防控关口前移,保证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有效。

界面新闻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目前“保健品”市场有三大营销乱象。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介绍,一是违法营销向线上发展。随着直播带货经营模式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一些网红主播、知名博主,利用自身影响力和流量优势,对一些普通产品、保健食品等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功能功效诱导消费者购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是违法营销渠道更加隐蔽。随着私域直播的兴起,“保健品”营销方式也随之翻新,从公开推广转向私域直播。一些商家通过个人微信、企业微信、微信群等私密社交渠道,将目标顾客引流至网络直播间或小程序平台,以“养生课堂”“健康讲座”等名义开展营销活动进行夸大、虚假宣传,诱导老年人线上购买或引导至线下门店消费。

三是违法营销手段更具欺骗性。部分经营者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与情感需求,冒充“健康专家”“营养师”等身份,通过持续关怀、虚假承诺等方式获取信任,进而推销高价“保健品”,甚至以“亲情营销”、免费礼品、公益义诊等为诱饵,实施精准欺诈。这些新型营销乱象不仅形式多样、识别难度大,还常常跨平台、跨区域传播,对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执法带来挑战。

“面对上述乱象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多措并举,着力净化市场环境。” 杨洪丰介绍,2020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强化反不正当竞争,2025年,按照市场监管总局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2020年以来,全国共查办案件6304件,罚没金额2.6亿元。

此外,杨洪丰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加强“保健品”等商品价格监管,重点查处虚假折扣、虚假促销等价格违法行为。强化对保健食品直销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查处了涉及保健食品的违规直销和传销违法案件。压实有关直销企业主体责任,严禁违规直销保健食品。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国家卫健委答界面新闻:食品安全是产出来也是管出来的》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