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成效初显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成效初显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hyde0223 2025-08-15 家装装饰 2 次浏览 0个评论

  来源:金融时报

  8月15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要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报告》对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进行了阐述。“整体来看,货币政策力度在进一步加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在不断累积。”业内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成效不断显现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生产、消费、投资、进出口等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业内专家指出,这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有力支持。

  梳理可知,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四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之后,今年上半年又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准降息,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三大类、十项举措,并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

  “5月初金融管理部门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经营主体也在主动应变作为、转型发展,这些都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业内专家表示。

  “这与近年来政策一脉相承。”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政策举措,既有总量保障也有结构优化、价格引导,既有传统工具的拓展优化,也有新工具的探索创新,在注重部门协调的同时,也强调与外界沟通。面对上半年复杂严峻国际环境以及诸多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组合拳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配合,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适宜的环境。

  数据正是有力的证明。在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下,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供应量、人民币贷款等金融总量指标增长平稳,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利率处于低位,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近日央行公布的7月最新金融数据显示,货币信贷和融资增长依然延续较好走势。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报告》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政策举措从中央银行到金融体系再到实体经济,其传导效果是会持续的,已实施政策的成效会进一步显现。”在受访专家看来,下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关键还是抓好落实,对前期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要密切跟踪,保持连续性,增强灵活性,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同时也应看到,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需要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进一步发挥政策合力。

  优结构 重质效  

  货币政策“精准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报告》设立的四个专栏分别聚焦普惠小微金融服务、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信贷结构优化、金融支持促消费,这也正是当前政策聚焦的重点领域。

  “《报告》的四篇专栏聚焦信贷结构优化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领域是当前银行贷款的重点投向,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方向一致。”业内专家表示。

  过去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从多个维度着手优化信贷结构。一方面注重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注重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给予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此外,还注重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实效。

  “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居民贷款购房需求减弱,但各类新的增长动能不断涌现,相应的企业贷款需求稳步增加。这种结构转变也是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和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体现。”业内人士解释。本次《报告》数据显示,大部分新增贷款投向新动能和扩内需相关领域,新增贷款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六七成,转变为目前的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绿色等领域贷款占比六七成。

  从贷款期限视角来看,短期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日常运行和资金周转,中长期贷款更多用于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期限结构,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报告》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了近11个百分点,“当前贷款期限提升有助于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业内专家表示。

  此外,从宏观视角看,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支持优化融资结构,有效促进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报告》显示,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了4.4个百分点。

  “发展普惠金融是人民银行长期坚持的主线,支持科技创新也是未来改善金融服务的重点方向。”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大量信贷资源投向科技领域,而且还有更多工具提供政策支持,有力推动科技贷款服务量增、价降、面扩。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又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进一步丰富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渠道和机制,有助于培育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此外,消费也是金融发力的重点领域。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中的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从宏观视角看,需求较强领域的服务消费供给不足是当前我国促消费面临的突出矛盾,这也为未来金融支持促消费指明了方向。金融部门要支持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成效初显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