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丨刘楚昕获奖感言刷屏,因为催泪更因为文学

马上评丨刘楚昕获奖感言刷屏,因为催泪更因为文学

hyde0223 2025-05-28 装修图样 3 次浏览 0个评论

日前,由90后作家刘楚昕创作的小说《泥潭》荣获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颁奖现场上,余华公布了这个好消息。而获奖者刘楚昕的感言,也因为格外催泪动人在朋友圈里刷了屏。

视频截图

在感言里,他先是讲述自己并不顺遂的文学道路,一直投稿、一直拒稿,直到今天才终于获奖。说到这,很多人都以为他要分享自己逆袭的故事,结果他画风一转,谈到了自己的初恋女友。

他回忆自己和女朋友的感情:自己沉醉文学,经常散步散着就要回去写作,女朋友虽然不开心,但也都“放”他回去了。他也承诺“如果我的小说发表了、获奖了,一定给她买化妆品、买衣服”。

他当时发现,女朋友爱听的歌里有句歌词“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还跟他说如果有一天他获奖了,她却不在他身边了,他就会明白歌词的意思。他当时不懂,直到后来女朋友因为癌症而离世,他终于明白了这一切:女朋友没有看到他获奖,也没有等来“化妆品”和“衣服”。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段的时候,都和镜头里的刘楚昕一样,潸然泪下、鼻酸哽咽。这勾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很多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在努力之后终于成功,却发现想要分享喜悦的人已经不在。

这是一个爱情的故事,也是一个文学的故事。就像这个活动的缘起——一场文学颁奖,文学,终究指向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悲剧。有太多的作品,都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尾,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有缺憾也有无奈,才是文学。

文学从来也不只是对优胜者的褒奖,更有对人心的抚慰,对天下有情人、苦命者的垂怜。在文学作品的颁奖现场,人们听到这么一个故事,被戳中心底的柔软,心生对爱情的珍视,这也再次让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得到了具象的呈现。

其实类似的故事并不罕见,总会有很多真实的人生故事,会以特别的方式感染我们。就像近些年那些文学化的论文致谢屡屡出圈,致谢里的成长故事、自我剖析、对抗命运,哪怕在厚厚的论文最后,也总能被人们擦拭出来,为公共空间注入一抹温暖与感动。

这些故事都有类似之处,都是一种对人生的回溯、感悟,是人们“越过山丘”之后,心生了一种体悟,这背后是人生况味的沉淀。所谓“文学即人学”,人对自我和他者的关怀,永远都有拨动心弦的力量。

说到文学,也不妨在此岔开一句。在这个技术化的语境里,文学似乎总在承受冲击。就像前两天还有报道,一些网文平台已经出现作者让AI当“枪手”的情况,二手平台上也有人卖起AI“写”小说的课程。文学似乎一下变得廉价,它不再需要写作,只需零门槛地生成。

不知道像刘楚昕这样“屡屡投稿、屡屡拒稿”的作者会怎么想,但这种眼花缭乱的“技术”,在这场真挚的感言面前,还是会显得有点渺小——文学动人的力量,终究来自丰沛的人生,来自真实的体验,来自人心最深沉的共鸣。也希望这场感言,能在给人们带来触动之外,也带来些许深思。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马上评丨刘楚昕获奖感言刷屏,因为催泪更因为文学》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